逛花园、看小区绿化时,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:那些贴着地面爬、把光秃秃的土地盖得严严实实的“小绿毯”,到底是啥?它们不是要天天修剪的草坪,也不是会冒高低的灌木,而是园林里超实用又讨喜的“填空小能手”——地被植物!今天就用唠嗑的方式,带你搞懂这货到底是啥
先掰扯清楚:地被植物到底是个啥?其实特简单,它就是一群“爱贴地生长”的植物小伙伴,身高大多不超过1米,最大的本事就是“抱团占地”——能把裸露的土地盖住,不让杂草乱冒,还能给花园添点小颜值。简单说,就是给土地穿的“绿衣服”,还是会开花、会变样的那种!
别搞混啦!地被植物≠草坪≠灌木
很多人会把地被和草坪、灌木弄混,其实它们仨差别大着呢,咱们用“性格”分个类:
草坪:典型的“乖宝宝但费妈”——大多是单一的草种,长得整齐,但得经常剪(不剪就乱长高),还特怕旱、怕踩,夏天浇水、冬天防冻,伺候起来要花不少功夫。
灌木:算是“小矮个但有脾气”——比如月季、冬青,虽然不算高,但有明显的枝干,身高能到半米到1米多,没办法贴地铺满,缝隙里还是会漏土,而且部分品种要修剪造型,没那么“省心”。
地被植物:妥妥的“省心小能手”——不用频繁修剪,长得矮还能“钻缝”,哪怕是树下、石头缝里都能挤着长,把土地盖得严严实实,有的还能开花,性价比直接拉满!
地被植物分两类,选对了颜值翻倍
别以为地被植物都是“一片绿”,它们花样可多了!按咱们最关心的“看点”分,主要有两种:
观叶党最爱:叶子比花还耐看
这类地被植物主打“绿叶美学”,叶子形状、颜色都很有戏。比如常见的麦冬草,叶子细细长长,四季都是绿油油的,种在树下超显清爽;还有花叶蔓长春,叶子边缘带圈金边,风一吹晃悠悠的,比纯绿草坪有意思多了;蕨类植物更绝,叶子像小羽毛,种在阴凉的角落,瞬间有“小森林”那味儿
观花党狂喜:开花像铺了花毯子
要是你喜欢“花团锦簇”,选这类准没错!春天开的二月兰,紫莹莹的一片,像给地面撒了把紫色星星;夏天的丛生福禄考更夸张,开花时密密麻麻的,粉的、白的、紫的挤在一起,远看就是“粉色地毯”,拍照巨出片;还有鸢尾花,蓝紫色的花朵像小蝴蝶,种在水边或路边,路过都忍不住多看两眼
另外按“耐不耐冻”分,还能分成常绿和落叶两类:常绿的(比如麦冬、常春藤)冬天也不枯,北方朋友选它,冬天花园不会“裸奔”;落叶的(比如二月兰、金鸡菊)秋天叶子枯了,春天会重新冒芽,南方朋友种它,不用操心冬天防冻,省事儿!
挑地被植物?记住3个“小原则”准没错
选地被植物不用跟风,得按实际情况来,记住这3个关键指标,保准不踩坑:
1.看覆盖率:长得快、盖得严才靠谱
选的时候先问:“这货长得快不快?”毕竟咱们要的是“盖土地”,要是半年都盖不满,杂草早冒头了!比如佛甲草,贴地爬得飞快,一两个月就能铺出一片绿,超适合急着美化空地的情况。
2.看适应性:别选“娇气包”,好养活才重要
北方朋友别选怕冷的(比如某些热带观叶地被),不然冬天冻死了白花钱;南方多雨,别选怕涝的,不然根会烂;要是种在树下,就得选耐阴的(比如玉簪、蕨类),不然晒不到太阳会蔫儿。总结就是:别跟老天爷较劲,选“能适应你家环境”的!
3.看观赏性:要么好看,要么有特色
要是只想要“盖土”,选普通绿叶的就行;要是想让花园更出片,就选“花叶搭配”的——比如叶子带金边,再配点开小花的品种,春天看花、夏天看叶,四季都有看头,比单调的草坪有趣多啦!
其实地被植物就是花园里的“隐形功臣”,不用费心伺候,还能把土地打扮得漂漂亮亮,像一块会呼吸、会变样的“活地毯”。下次再逛花园,不妨蹲下来看看——那些贴着地面长的小美好,说不定就是今天聊的地被植物哦!